袁天罡和李淳风差多少岁(袁天罡和李淳风)
李淳风,唐代天文学家、历算学家,岐州雍人(今陕西岐山县),唐初曾任太史令,他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和历史文化名人。
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,博览群书,尤其精通天文、历法、数学、阴阳学等。
在岐山县城东北约六华里之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,有一座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坟墓。
紧靠大墓一路之隔便是李淳风祠堂,三间大瓦房,坐北向南,其建筑古色古香、幽雅古朴,颇有特色。
在祠堂门前左右两边,立有李淳风纪念碑和李淳风祠堂重修纪念碑。
其父李播,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,“以秩卑不得志,弃官而为道 李淳风士。
”李播“颇有文学,自号黄冠子,注《老子》,撰方志图文集十卷,”并做《天文大象赋》。
这些,对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,无疑有一定的影响。
《旧唐书》本传说李淳风“幼俊爽,博涉群书,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。
” 早在贞观(公元627-649年)初年,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,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。
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《戊寅元历》,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,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,提出了修改意见,唐太宗派人考察,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。
在古代,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,一般学者很难问津,而李淳风对《戊寅元历》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,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。
他也因此得到褒奖,被授予将仕郎,进入太史局任职,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。
《旧唐书·李淳风传》载:李淳风,隋仁寿二年(壬戌)(公元602年)生于岐州雍(今陕西凤翔县),其父李播,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,以秩卑不得志,弃官而为道士,颇有学问,自号黄冠子,注《老子》、撰方志图十卷、《天文大象赋》等。
因此,从小被誉为“神童”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,博览群书,尤钟情于天文、地理、道学、阴阳之学,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。
17岁回到家乡,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,成为李世民的谋士,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。
618年,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,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。
唐贞观元年(627年),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。
在置掌天文、地理、制历、修史之职的太史局,李淳风如鱼得水,充分展现其才智,鞠躬尽瘁40年。
唐代最著名的大相师,在中国相术史上也是赫赫有名。
四川成都人,生卒年不详。
他的看相故事,新旧《唐书》皆有传,据《新唐书。
方技》载,袁天罡初仕隋末,为盐官令,官政空暇,以相术为雅谈。
他曾与杜淹、王殪、韦挺交游,并一一给他们看相。
他说杜淹“兰台、学堂全且博,将以文章显”(兰台,又名金匮”、一名‘仙库”,指左鼻胞。
即鼻翼,学堂,指耳门前的部位,主聪明才智),说王硅“法令成,天地相临,不十年官五品”(法令,鼻翼两旁至口边的纵纹),说韦挺“面如虎。
当以武处官”。
这三人看来都可位居高官,但天纲警告说:“然三君久皆得谴,吾且见之。
”果然,后来杜淹为学士,王琏为太子中允,韦挺为左卫率。
唐高祖武德年间,这三人都因犯罪,被流放到嵩山,又见到袁天罡。
天纲安慰他们说:“你们最终还会有富贵的日子。
杜淹官至三品,但长寿就不敢说了,王、韦二位也是官至三品,只是居官比杜淹迟些,寿命却比杜淹要长,但晚景凄凉。
”天纲的预言,后来都一一应验了。
天纲又给窦轨看过相,说窦“君伏犀贯玉枕,辅角完起,十年且显,主功其在梁、益间邪”(伏犀贯玉枕,又谓伏犀插脑,指鼻上伏犀骨隆起直贯发际),窦后果然为益州行台仆射;但天纲又说他“赤胍干睦,方语而浮赤入大宅,公为将必多杀,愿白戒”。
没多久,窦轨就以杀人获罪免官。
天纲又对他说:“公毋忧。
右辅泽而动,不久必还。
”(右辅,指右额)果然,窦轨不久又复了官,当上了都督。
然而,最被相士称道的是,天纲曾给武则天看过相。
贞观初,受唐太宗召见,太宗对其技艺大加赞赏,谓胜于汉代严君平,天纲巧于应对:“彼不逢时,臣固胜之。
”太宗喜其逢迎,厚赏有加,不在话下了。
武则天还在襁褓之中时,天纲见到其母杨氏,马上说她“法生贵子”,杨氏召二子元庆、元爽,请天纲看相,天纲说:“官三品,保家主也。
”又见武后之姊韩国夫人,天纲说:“此女贵而不利夫。
”此女后嫁给贺兰越石,果然早寡。
武则天乃杨氏所生第二女,尚在襁褓中,由保姆抱出,其服饰似男儿,天纲仔细观察她的耳目,惊呼道:“龙瞳凤颈,极贵验也!若为女,当作天子。
”杨氏大为惊喜,从此善待天纲,及武后权熏天下,对天纲更是尊宠。
此外,天纲还受太宗之命,分别给岑文本、张行成、成周看相,说岑“学堂莹荑,眉过目,故文章振天下。
首生骨未成,自前而视,法三品。
肉不称骨,非寿兆也”。
马君“伏犀贯脑,背若有负,贵验也。
近古君臣相遇,未有及公者。
然面泽赤而耳无根,后骨不隆,寿不长也”。
张晚得官,终位宰相。
按,据《新唐书·列传》,这三人的官职、成就、寿天均如天纲所言,如岑文本,“贞观元年,除秘书郎,兼直中书省。
太宗既藉田,又元日朝群臣,文本奏《藉田》、《三元颂》二篇,文致华赡。
李靖复荐于帝,擢中书舍人。
时颜师古为侍郎,自武德以来,诏诰或大事皆所草定。
及得文本,号善职,而敏速过之。
或策令丛遽,敕吏六七人舭笔待,分口占授,成无遗意。
师古以谴罢,温彦博为请帝日:‘师古练时事,长于文诰,人少逮者,幸得复用。
’帝日:‘朕自举一人,公毋忧。
’乃授文本侍郎,专典机要。
”后来随太宗伐辽东,由于办事敏捷有成,“至粮漕最日、甲兵凡要、料配差序,筹不废手”,以至劳累过度,“神用顿耗,容止不常”,到了幽州,竟暴病而死,年五十一。
天纲相术的精湛于此可见一斑。
天纲善知他人的寿天穷通,也知道自己的生命轨迹。
武德初年,高士廉曾经问过他:“您最后会当上什么样的官?”天纲说:“我于今年夏天四月,气数就已尽了。
”果然,天纲如期而逝,当时他正任火井令。
通过上述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,袁天罡的相术水平可谓精深莫测,其所观必是准确有据,不以虚言,如说马周寿不长,那是因为马“面泽赤而耳无根,后骨不隆的缘故。
这种大师级水平,自是江湖术士无以望其项背的。
袁天罡在居官、看相之暇,还将其对相术的见解、看相经验著录于书,使后人得以窥其精要。
他们相术著作,据《新唐书·艺文三》载,有《相书》七卷,《要诀》三卷;《四库全书总目·存目》有《九天玄女六壬课》一卷,为宋元时术士托名袁天罡撰;据宋郑樵《通志·艺文略》载,除了《相书》、《要诀》二种,袁氏相书还有《人伦龟鉴赋》一卷、《气神经》五卷,《骨法》五卷三种。
可见,其著述相当丰雷。
袁天罡之子袁客师,秉其家学,亦精于相术。
传说他曾与人渡江,船甫离岸,他就大喊,要船工把船摆回岸边,同行的人好生奇怪,纷纷询问缘故,客师说:“船上的人鼻孔之气都是墨色,千万不可渡江,否则有覆舟之险。
”正说着,有一个跛脚背负的男人径直上了船,客师马上说:“贵人来了,我们可以渡江了。
果然,船到江中,狂风骤起,渡船颠簸摇摆,险情迭起,但最终还是抵达彼岸。
同行人莫不惊叹袁客师的功力。
袁天罡父子在相术史上独领风骚,名震相坛,以至不少相士竞攀龙附风,或托名而作书,或借“袁天罡真传”而为幌,最后以至鱼目混珠、浑水摸鱼。
袁氏父子灵魂有知,其司笑平?。